马来西亚是东南亚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人口超过3,100万人。外籍人士发现这里是一个宜居的地方,拥有健康的工作/生活平衡和友善的文化。根据2016年HSBC移民专家报告,就整体生活方式体验和生活质量而言,马来西亚在移居国外的移民方面名列全球第14位。接下来熊猫出国将对马来西亚的宗教信仰进行介绍,希望为马来西亚移民提供参考。
马来西亚移民生活指南,马来西亚主要宗教信仰简介
调查发现,居住在马来西亚的外籍人士中有64%与当地人和文化融为一体,而65%的人很容易在当地结交新朋友。
伊斯兰教是一个多宗教社会,宪法保障其人民享有宗教自由,但伊斯兰教是公认的马来西亚官方国教,有60%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这也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族裔所有马来人的法律推定信仰,马来人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这一数字为1470万人,占马来西亚人口的50.8%)。
与伊斯兰教一道,马来西亚几乎跟随着世界上所有宗教,包括佛教,基督教,印度教,儒教,道教和其他传统中国宗教。宗教与种族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因为大多数穆斯林是马来人,印度教徒主要来自印度,而大多数佛教徒则来自中国。一小部分人口占其他信仰,例如锡克教,泛灵论和民间宗教。在马来西亚没有很多自称为无神论者的人,值得注意的是,人权组织发现了国家歧视他们的证据。
但是,各个宗教团体通常彼此宽容,因此成立了一些团体以增进他们之间的了解。马来西亚政客热衷于维持宗教和谐,每年宣布设立国定假日,以庆祝圣诞节,农历新年和印度的屠妖节等多种族场合,以及伊斯兰节日。因此,这里简要介绍了外国人应该熟悉的在马来西亚发现的主要宗教的历史,传统和习俗。
伊斯兰教
根据2013年官方数据,伊斯兰教是该地区的官方国教和主要信仰,约占马来西亚人口的61.3%(约1,950万人)。人们认为该宗教早在12世纪就已被印度和阿拉伯商人引入该国,到15世纪,马六甲苏丹国时期,该宗教无疑已成为大多数人口的主要信仰。
马来西亚严格遵守的官方法规是逊尼派伊斯兰教徒的沙菲版本,并且其他宗教形式的习俗被禁止或严格限制。清真寺在全国各地都很常见,每天可以听到五次宣礼塔的祈祷声。大多数公共场所都分配了称为Surau的区域,用于进行祈祷,而工人在清真寺的星期五祈祷时间为两个小时。
马来西亚宪法规定,一个人必须是穆斯林才有资格成为马来人,实际上,由于伊斯兰教法法院驳回了申诉,因此穆斯林不能convert依另一种宗教。法律要求非穆斯林与穆斯林结婚才能convert依伊斯兰教。学校必须为儿童提供伊斯兰宗教课程,尽管非穆斯林可以选择参加道德课程。警察严格监督穆斯林人口,并执行伊斯兰法律,禁止根据宗教信仰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穆斯林必须遵守伊斯兰教法院的裁决,该裁决在涉及其宗教的事务上(例如结婚,离婚,继承,监护和宗教religious依)执行伊斯兰教法。国王被视为民族的宗教拥护者和捍卫者。
马来西亚最具标志性的礼拜场所是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的国家清真寺。它建于1965年,可容纳15,000人,周围环绕着十几英亩风景如画的花园。它还具有一个令人惊叹的16点星形主屋顶和一个73米高的尖塔。这座清真寺在首都的显着位置突出了该国的伊斯兰身份。由于它是国教,因此许多清真寺和伊斯兰教徒得到政府的支持。
所有重要的伊斯兰节日,包括毛利杜尔·拉苏尔(先知的生日)和麦加朝圣活动,都得到了观察。斋月是斋戒月,穆斯林人口严格遵守斋月,并以盛大的庆祝活动作为结尾。
佛教
佛教是仅次于伊斯兰教的第二大宗教,在马来西亚排名第二,其人口总数估计为19.8%(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该数字为560万人)被确定为佛教徒。它主要由遵循马哈亚那传统的马来西亚华人社区实践,但在许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人和马来西亚印第安人中也很普遍。
早在公元前2世纪,佛教传入该地区,当时是印度商人和牧师,他们在海上航行,并带来了佛陀的精神教义等概念。佛教信仰在马来人中蓬勃发展了多个世纪,通常与印度教的印度原始教义相融合,直到15世纪马六甲苏丹国繁荣时期,大多数马来人converted依伊斯兰教。
许多马来西亚华人是当今马来西亚最大的佛教民族,他们实践各种信仰,包括大乘佛教和其他佛教分支,中国传统宗教,儒教和道教。他们经常将来自多种信仰的教义和信仰纳入日常生活,即使他们在被要求说明自己的宗教信仰时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佛教徒。虽然大乘佛教的传统在马来西亚华人佛教徒中很流行,但僧伽罗人和泰国少数民族大多遵循佛教的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的服务通常以普通话或其他汉语方言进行,尽管市区的一些寺庙也确实有传教士用英语讲话。
马来西亚佛教理事会的任务是促进两个教派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促进该宗教的实践和研究。卫塞节纪念佛陀的诞辰,是马来西亚的国定假日,每年由佛教两个分支机构在吉隆坡和雪兰莪共同庆祝。
该国大部分的Mahāyāna庙宇都是按照古典的“中国庙宇”建筑风格建造的,令人叹为观止。位于槟城艾丹岛的极乐寺(“极乐寺”)是马来西亚最大和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极乐寺建筑群建于1890年至1930年之间,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海景,并拥有宏伟的艺术品和建筑实例,例如七层的万佛塔。它是香港,新加坡,菲律宾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佛教徒的主要朝圣目的地。
基督教
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基督徒仅占马来西亚总人口的不到10%(9.2%,约260万人)。基督徒最集中在东马,在沙巴和砂拉越两个州,他们占人口的30%。主要教派是英国国教,卫理公会和罗马天主教,同时还发现有浸信会,弟兄会,路德教会,长老会,非教派和独立的魅力教会。
马来西亚基督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7世纪中东商人带来的宗教。天主教在15世纪由葡萄牙人进一步引入,而荷兰人在17世纪带来了新教。一旦葡萄牙的影响力开始减弱,新教就变得越来越流行,并超越了天主教。在19世纪英国统治期间到达的传教士扩大了基督教的影响力,并在东马来西亚建立了基督教。随着传教士在半岛上的进一步传播,他们被阻止converting依马来人,而是将他们的努力指向印度和中国社区。
随着国家逐渐变得更加伊斯兰化,基督教也变得越来越受限制。在现有教堂继续运作的同时,新教堂的建立受到严格限制,并且在某些地区(例如莎阿南市)被禁止。不允许基督徒convert依穆斯林,他们的任何文学作品都必须标记为仅供非穆斯林使用。例如,2004年的电影《基督受难记》仅由马来西亚当局提供给基督徒观众观看。与西方国家相比,东马对基督教资料分发的限制要严格得多。耶稣受难日在东马甚至是一个假期,尽管在全国范围内都不是。圣诞节是国定假日。
印度教
印度教正式是马来西亚的第四大宗教,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印度教徒约占总人口的6.3%(近180万人)。马来西亚半岛西部的地区是马来西亚印度教徒最集中的地区,例如森美兰州,雪兰莪州,霹雳州和吉隆坡联邦直辖区。马来西亚目前印度教的大多数实践者是来自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移民社区的后裔,他们来到该地区从事英国橡胶种植园的工作。从印度北部也有一些较小的社区正在练习印度教。
从历史上看,印度教起源于马来西亚,是印度人在古代和中世纪到达时建立的。随着与印度的贸易蓬勃发展,印度教,梵语,印度政府和文化传统的概念在当时的马来西亚十分盛行。印度马来人的海上贸易邦建立在沿海地区,并在2世纪至13世纪之间在此繁荣起来。
最近,在19世纪和20世纪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定居者从南印度抵达,将饥荒和贫困状况留在家中。许多人与中国移民劳工一起被雇用在锡矿,咖啡,糖和橡胶种植园中,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获得了更高的职位。印度移民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远非理想,他们日益边缘化,被迫将自己局限于自己社区之间的互动。
马来西亚于1957年独立后,许多印度和中国移民被剥夺了居留权,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成为种族和社区骚乱的目标。结果,随着随后几年中许多马来印度教徒移民到印度,该宗教的追随者减少了。近来,有人声称政府批准了对印度教徒的迫害,并拆除了几座印度教寺庙。
然而,马来西亚印度教的存在是多种多样的,有许多大型的城市寺庙致力于特定的神灵。沙伊维教派的传统或对湿婆神的崇拜是南印度社区的一种普遍信仰,而印度北部的许多人都是Vaishnava印度教徒。国际克里希纳意识协会(ISKCON)在吉隆坡和马来西亚其他地区的庙宇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年所有寺庙进行祈祷并庆祝神圣的场合和节日,例如Thaipusam(穆鲁根勋爵节),Pongal(收获节)和Navaratri(Durga节)。印
时间:202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