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德国是欧盟的发动机,快速而强进的经济发展使今日的德国正在面临着专业技术性人才短缺的窘境。德国目前最火热的人才空缺岗位包括:
建筑类,在建筑类这个大有可为的行业内,依然有42%的职位空缺,
医护类,医药领域是德国工业中的强势项目,优秀从业人员的年薪高于办公室白领。
服务类、其中餐饮服务业的岗位空缺甚至达到了60%,
工程类,如材料类,环境工程,电气工程等
一、造成德国专业技术型人才短缺的原因有三:
1、人才的契合度
很多高学历的求职人员因为不能适应工作被拒之门外,而另一部分可以充分适应环境的人却不愿意流动。
2、唯学历论
那些没有合适学历的年轻人,他们追求高学历的热情越来越高,却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完成学业,导致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也侧面造成了劳动力不足的怪相。
3、老龄化严重
德国是欧洲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口在65岁以上。
面对这样的挑战,德国政府也在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做出突出贡献的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是非常成功的,这种企业和学校联合教学,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的方式已经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很多国家的追捧。
而德国传统的学徒制教育,不仅铸造了一批批真扎实干的蓝领技术工人,也为德国经济和工业的长盛不衰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外各级政府挖掘自身的潜能,通过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促使更多人投入到专业型人才的队伍中去,并对双元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诸多修正;
其次,德国人也在用更开放的心态面对外来的技术人才和潜在的留学生,力争为填补空缺做出重要的改变。
二、如何成为80万中的一份子呢?
德国各类应用科技大学就是一条捷径。
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曾经的翻译是高等专科学校,这样的解释给人们造成了不少误解,觉得就像是中国的大专一样,但其实它们只是更偏向于应用性研究的大学,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应用科技大学更偏向于培养专科和专门类人才。通常只设置工科、经济、农林、设计、护理等特色专业,而并不会设立文科类的专业。
相比于传统综合类大学的毕业生德国雇主们更愿意雇佣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生,而在工作五年后,根据德国媒体的报道,后者的平均工资4.77万欧元则会高于前者的4万欧元。这也侧面反映了政府和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看中和依赖,以及他们未来光明的职业生涯。
三、几所著名的应用科技大学:
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成立于1971年,主要学科方向有建筑、土木工程学、企业管理、印刷与媒体技术等。
科隆应用科技大学:成立于1971年,是德国同类大学中最大的大学之一。主要专业有建筑、土木工程、设计学、电工学等。
亚琛应用科技大学:成立于1971年,它的电气工程及机械工程专业在全德同类大学中排名第一位。主要专业有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物理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和控制工程学、计算机工程学、电气和电子工程等。
此外,埃斯林根、卡尔斯鲁厄、曼海姆、波恩等应用科技大学也排在同等大学前列。
应用科技大学的申请:
每年设置两次申请,分别是冬季学期和夏季学期。
绝大多数课程为德语授课,也提供英语授课专业。
要求中国留学生在国内被德国承认的大学录取并提供学习成绩单。
提供德语DSH-2或者TestDaf 4x4成绩单(也有个别大学会根据不同专业要求相对较低的成绩)。
还有必要的实习证明。
还有另一佐证来说明德国政府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视和渴望。
2012年,德国政府推出了蓝卡技术移民的相关项目,旨在吸引更多的人才。在提供德国政府认可的学历证明后,就可以申请蓝卡项目,获批的申请人在33个月后即可申请永居,而通过德语B1等级考试的人只需要21个月就可以申请,并且配偶和16岁以下的子女也能享受德国社会的相关福利待遇。
德国虽然接受移民,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移民国家,德国政府考量移民者的标准趋向于人才技能方面,而非单纯的有钱就能去。
此外,对于海外留学生,德国政府也提供了更优厚的政策。毕业生还可以获得18个月的工作签证,方便他们找到工作或是自主创业。
在德国,中国留学生的数量是最多的,而毕业后扎根德国的学生也占据了40%,相比于海外毕业来德国创业生存的人,他们更具有适应性。
引自德国外国人劳动中心负责人的消息,德国已经做好准备招募国外技术人才,并承诺做好准备为随行家属提供良好的服务,并呼吁社会用更开放的心态积极面对。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时间:2019-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