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究竟该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还是一场只在乎赢在起跑点的百米冲刺?
现代父母是焦虑的,担心孩子学得不够多,担心孩子跟不上成长曲线,更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点、输掉人生……
芬兰屡次让世界看到“教育的奇迹”,那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今天我们来分析芬兰的教学,和国内有何不同。
芬兰的“花式溜冰课”基础教学,是老师先在一堂课里示范、教导好几样姿势、技法,且一个动作顶多教8到10分钟就换另外一个动作。短短45分钟一节课的时间,学生就会接触到四五种技法和概念。
或许这对于家长来说,可能会觉得老师在一个细节、一项动作都还没教会学生,或是练习不足的情况下,怎么能再继续教新的呢?
这种质疑与干预,出自于家长希望每一堂课都要“立竿见影”或“反复演练”,以确保子女都能熟悉课本和参考书的内容和题型,这样考试才能拿高分。
仔细推敲芬兰的基础教育,的确是运用了很多元、很重视人性的方法与模式,希望能先启动孩子们学习上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学期与科目的了解,这就是“先见林,再见树”的长处。
拿中国式的游泳来说,通常一节课就是重复演练某段基本动作,比如大家伏在泳池边双腿练习,或双臂划水练习。那几堂课程就一段接一段地了无生趣、制式化地结束了!
芬兰式的教法,是让大家快乐地先“见林”。不是一直强调要学什么自由式、蛙式的“标准”动作,而是先让大家在水波中浮沉自如、快乐逐浪,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自行换气、轻松游泳的乐趣!基础游泳班让孩子和成年人都一样地在开朗、轻松的情境下,先“玩水”,而不是马上学“游泳”。
在学习初阶段,师生们都不至于为了一棵树的细部知识与标准动作,在“先见树,再见林”的教育概念下,带着学生反复演练、一磨再磨!
而能让学生放宽眼界,经过教育最基本的认知阶段,并能建构起日后深入学习、终生学习的兴趣。
善用“先见林,再来看树”,能让孩子在渐进式多元化的教学中,看到事物与学科的大致面貌,从而点燃他们持续学习下去的兴趣。
当他们养成有心持续学习之际,师长们再将需要专研的“树”,一一经过整理后循序深入教学。
芬兰的孩子们,就这样均衡、普遍地学会了好多东西。
熊猫出国专家为您推荐。
时间:201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