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仲夏晚上的十点,太阳还没有要落下的迹象,而我正站在一个“国中之国”之内。这个“共和国”有一支11人的军队,法律要求你在进入国界时必须微笑,宪法则规定“狗有权做一只狗”。这里就是“对岸共和国”(Uzupis),它整个位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旧城中。
在立陶宛语中,Uzupis意为“河的对岸”,通过一座横跨维尔尼亚河的桥和维尔纽斯连接。我走过桥,一切看上去很正常,直到路牌出现。路牌上写着,所有访问者必须微笑,否则会被扔进维尔尼亚河。所有车辆限速20公里,否则也是同样下场。桥下,年轻人在浅水处玩水,荡秋千。河岸上的一尊美人鱼雕像注视着这一切。
对岸共和国的路牌向每位到访者开起友好的玩笑 图 Sharon Ibbotson
对岸共和国的居民宣称他们于1997年从维尔纽斯,当然也包括立陶宛独立。对岸共和国有自己的国旗、货币、总统、内阁部长、国会、法律、国歌和军队。每年的4月1日,也就是愚人节,对岸共和国日都会庆祝独立。啤酒爱好者最喜欢在当天带上自己的啤酒杯拜访该国,因为中央广场上的喷泉会流淌一小时的免费啤酒。
对岸共和国 国旗
在对岸共和国,万事皆有可能。2011年,当时维尔纽斯的市长Arturas Zuokas对人们老在共和国的自行车道上停车非常不满。一天,他又看到了一辆乱停的车,并决定给这些人一点教训。他找来一辆坦克,亲自开着坦克从车的侧面碾了过去,几乎将那辆车给碾平了。他同时找了记者拍摄了全过程,现在,你还能在油管上看到这段视频。我坐在对岸国和国的国会大楼里,这里还有一间酒吧和咖啡馆,就坐落在河岸上。一天中的这个时间,游客们、当地人都在用不同语言热烈交谈着,有人手里还拿着当地啤酒。我不禁好奇,他们在聊些什么呢?国家大事?还是当地人特别热衷的篮球队比赛?
国会大楼外是临河的露天咖啡座
在我看来,这里有点像巴黎的蒙马特高地。两处都有狭窄的棋盘路、面向人行道的咖啡馆、活跃的气氛。两处的人都富有艺术气息,还有些无政府主义倾向。
我沿着河岸漫步,在“耶稣青年旅馆”前稍作停留。那里有一座雕像,咋一看就是普通的耶稣雕像,伸直着手,头上戴着荆棘冠。不过靠近一看,这位耶稣背着包,还带着睡袋。他是个背包客。狭窄的小街上有许多艺术家工作室,还有些看上去挺古怪的小店售卖陶器、木雕以及一些不走寻常路的纪念品。不过,我还记着最重要的事,就是给护照盖个戳,领一本“对岸共和国宪法“。宪法被镌刻在一列沿一面墙排列的镜子上,目前有23种语言,今年初,印地语和梵语刚被添加。只要有人愿意付一小笔翻译费用,就会有新的语言被增加。现在,空位还不少。
每个角落,都有些东西能带给你惊喜。比如大楼侧墙上色彩缤纷、装饰感很强的壁画。有一家露天画廊展示了由与立陶宛相关的诗人、作家催生灵感的艺术作品。
在对岸共和国的中心广场,有一座铜铸天使。在这里,我听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里的居民被告知,某天将有天使降临。然而,说好的日子到了,天使却没来。国会立马在广场上放了一个巨大的鸡蛋雕塑,告诉民众天使将从蛋中出现。2002年的一天深夜,蛋失踪了。当人们醒来时,看到的是正在吹号的天使加百列。这尊雕塑由雕塑家Romas Vilčiauskas制作,已成为对岸共和国的象征。
吹号的加百列天使
跨过那座挂满铁锁的桥,我又回到了维尔纽斯。回望河对岸,我想到它幽默的宪法和古里古怪的文化时不免感到好笑。不过很快,我又想到了这个共和国的另一面。一百年前,河对岸是维尔纽斯的犹太区。大屠杀期间,许多居民被杀,还有许多人逃往国外。到了苏联时代,犹太墓地又被毁,这是个被长期抛弃和遗忘的区域。不过,从黑暗中,希望和光明诞生了,怀着理想,人们创造了对岸共和国,在这里,他们赞美有趣的创意、勤奋的工作,还有人类(和狗)的自由。
时间:201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