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太多的孩子背负着和他们的年纪不相符的压力——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上不完的补习班……从他们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便被老师、家长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比较。尤其在一些明示、暗示的考试排名中,很多孩子觉得自己“一事无成”,甚至越学越倒退。
在这种“比较”之下,不光我们的孩子会因自己的“一事无成”陷入自卑。家长、老师乃至整个社会也都因“担心”孩子产生了普遍焦虑。
而就在我们还在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担忧的时候,处于北欧一隅、在教育上遥遥领先的神秘国家——芬兰却鲜少有这种焦虑。
芬兰为什么没有普遍的教育焦虑呢?
我们从孩子、老师、家长三个层面来说明芬兰教育的独特之处。
1、孩子:只为自己而学
-
芬兰的孩子7岁才开始正式上学。他们没有快慢班,所有的孩子,不论聪明与否,成绩好坏,都在一起上课;
-
孩子有自己“专属”的课表,每天有75分钟课间休息时间;
-
他们在十几岁之前,几乎没有家庭作业和考试;
-
芬兰孩子在小学阶段的表现不会作为衡量孩子未来发展的依据,也没有人会对孩子做任何评估;
-
芬兰孩子学习的都是他们自己所喜欢的内容,因此他们会倾注自己最大的热情去自主学习;
-
在芬兰,有一种理念深受大家的认同,那就是学生绝对不会为老师而学、为家长而学、为考试而学,他们只为自己而学,不为他人而活。
2、老师:不让任何孩子“掉队”
-
在芬兰,老师地位崇高,在专业上也拥有很强的独立性。
-
老师最大的职责就是挖掘并实现每一个孩子自身的价值和潜力,让孩子学会和他人一起合作。
-
他们一致认为:每个孩子都是有差异的,他们有各自的长处,也有各自的短板。
-
他们不放弃每一个所谓的“差生”,甚至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帮助这些孩子。
-
老师不会在自己组织的少量测试里,给孩子排名。也不会根据测试结果,告诉孩子你是最好的、你还可以、你的成绩最差要努力。
-
他们认为,那样的考试、排名,会让孩子产生极度不安,对学习产生恐惧甚至缺少安全感。
3、家长: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
-
芬兰家长大多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尽量在家里给孩子制造快乐,着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不轻言放弃的品质。
-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家朗读、念报给孩子听,让孩子在家种下喜欢阅读的种子。
-
在寒暑假里,家长不会送小孩去补习英语、数学,而是为孩子安排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活动,比如户外旅游、游泳、滑雪或者一些运动类的夏令营。
家长、老师下意识的比较真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么?
不可否认,大多数家长和老师下意识的比较是想要促使孩子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但往往这种“良性竞争”会因为攀比、炫耀、要面子等原因最后“变质”,变成一种“恶性竞争”。而这种“恶性竞争”往往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导致孩子只关注结果而忽视整个学习过程。
能否用同一把尺去衡量所有的孩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小时候是否也经常被贴上各种标签:好学生,差生,聪明或笨,听话,乖或淘气..……
芬兰的老师不会给孩子贴上任何标签,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与众不同的。芬兰教育理念中最根本的人性化思维促使他们不会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而是让每个孩子都充分绽放自己的光芒。
在芬兰,由于不存在以分数为衡量标志的考评体系,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不用为了学生的成绩而工作。衡量教育成果,都由教师自行设计测验形式,很多老师甚至从不进行测试。他们带领学生在大自然中认识几何图形、上数学课,户外教学渗透到各个学科。
学校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应对未来世界的变化和需求,而不只是一味的拉高孩子们的成绩。我们不应该仅仅将教育目光专注在培养只对一门知识专精深耕的“I型专才”,而是去培养未来企业真正需要的兼具专业与跨领域知识的跨界“T型人才”。这是中国教育所欠缺的,虽然我们总是在倡导“素质教育”,想要孩子得到全方面的发展,但过多的关注成绩结果,会使我们忘记教育的初衷。
其实当父母将自己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习惯性比较的时候,就已经在无意识中传递出一个信息:孩子还不够好。这样比较的结果很可能会引起孩子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如:自卑,内疚等等,在这样的情绪下,孩子很难发挥自己的优势。
而如果父母选择信任孩子,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有意识在创造一个积极正面的情绪氛围。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芬兰儿童技能教育法里,就写到如何提升孩子的信心。
<
时间:2017-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