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国内政局发展密切相关。由于“一带一路”地区上的许多国家对外深陷大国博弈的战场,对内面临领导人交接、民主政治转型、民族冲突等多重矛盾,“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风险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风险。因此,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最为急迫的任务之一。
中国网将以每周发布两篇分析文章的方式,对“一带一路”地区的60余国的政治风险进行简要的概述与分析。本系列将持续发布30余周,共计60余篇文章。每篇文章主要围绕该国的一般情况、投资环境、政治结构、各方政治势力、相关政治风险以及可能的国家动向具体展开。
立陶宛,全称立陶宛共和国,位于中东欧、波罗的海东岸,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分别与俄罗斯和波兰相邻,北邻拉脱维亚。立陶宛国土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为从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立陶宛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人口为立陶宛族,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是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立陶宛历史悠久,曾长期在北欧与东欧地区同俄罗斯争雄,多次受到侵略,并遭苏联吞并,1990年脱离苏联后宣布独立。中国与立陶宛于1991年建交,建交以来两国在经济、科技、文化、司法等领域合作频繁,共同促进了两国的发展,在中欧及亚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立陶宛国内基本情况概述
1.1自然环境
立陶宛位于欧洲中东部,西面濒临波罗的海东岸,周围临近或接壤的国家包括爱沙尼亚、拉罗维亚、俄罗斯、波兰等。立陶宛国土面积有限,只有6.53万平方公里,并不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全国划分成了10个县,共44个区、92个城市、22个镇,主要的中心城市有维尔纽斯、希奥利艾、考纳斯、克莱佩达等。首都维尔纽斯是欧洲地理中心的几个地点之一,也是波罗的海国家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平原广布的立陶宛水资源丰富,境内湖泊数量众多,是欧洲湖泊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湖泊总面积达880平方公里,并且国内河流数量有722条,可谓是一个水文条件发达的国家。立陶宛能源匮乏,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主要依赖进口,国内可开发资源主要为的少量泥煤、石油、石灰石、建筑用石膏等,来源于西部和波罗的海大陆架。虽然立陶宛的矿产资源比较匮乏,但相对而言,立陶宛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比较丰富,木材也是立陶宛向外输送出口的主要资源之一,木材加工为立陶宛的优势产业。
1.2政治环境
立陶宛率先扛起了主张独立的大旗,1991年9月6日获得了苏联的承认,成为首例从苏维埃联合体中脱离的国家。立陶宛实行总统制政体,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制衡,同时实行多党制、选民直接选举制和全民公决制。现任总统为达里娅•格里鲍斯凯婕(Dalia GRYBAUSKAITĖ),执掌国家最高行政权。立陶宛政治体制主要包括议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司法机构。立陶宛的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为由141名议员组成的议会,实行一院制,享有立法权,拥有批准或否决总统提名的总理人选的权利、任命或解除国家领导人职务的权利,并且在获得3/5的议员支持后,有弹劾总统的权力。总统由公民投票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5年,最多可连任两届,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可就重大外交问题做出决策。
1.3社会文化环境
立陶宛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立陶宛族、白俄罗斯族、俄罗斯族、波兰族、乌克兰族等民族共同组成,总人口数约296万人,其中主要为立陶宛族,占据86%比重。除却立陶宛语这一被广泛使用的语言外,英语和波兰语也是立陶宛人的常用语言,使用频率仅次于作为官方语言的立陶宛语。立陶宛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罗马天主教、路德教和东正教被广大立陶宛人民所信奉。立陶宛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格外注重通信、激光、生物技术和医疗设备等几个领域的发展。在独立以后,对国内的医疗水平进行改善,效果显著。篮球作为立陶宛的主要体育活动,已成为了立陶宛在世界范围内的一张名片,为全世界人民所熟知。进入21世纪以来,立陶宛人民的生活质量日益优化,全国住宅面积不断增长,人均月收入逐年增加,以2007年与2008年为例,2008年国民月收入比2007年提高了23%左右,同时失业率降低到5.8%。
二、立陶宛外交关系概述
立陶宛于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于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立陶宛坚持奉行积极的外交政策,乐意并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高度重视邻国间友好合作,努力地提升本国在欧洲以及世界中的形象与地位。截止至2008年,立陶宛已经先后加入60多个国际、地区组织,并且同15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站在欧盟的角度来看,立陶宛抱着积极地态度加入欧盟以寻求共同发展繁荣。加入欧盟以来,立陶宛经济得到了显著增长,这与欧盟每年对立陶宛提供的高达1.8亿欧元的发展基金贷款密不可分。作为欧盟成员国中地位并不显赫的一个小国,立陶宛在保留自己的货币体系的同时,从2002年开始实行联系汇率制度,力争保持住1欧元兑换3.4利特的汇率。此外,立陶宛于2013年7月1日,接替了爱尔兰,正式挂旗,从此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这一举措显著提高了立陶宛在欧盟中的地位,为立陶宛与其他成员国提升外交关系提供了有力保障。总的来说,自立陶宛独立以来,与另外两个波罗的海国家一样,将“回归欧洲”、“与欧洲一体化”作为自己的国策,长期保持了积极的态度同欧盟各国交流合作,背靠欧盟寻求发展合作,同时又回馈欧盟以促进共同繁荣。
自立陶宛从苏联中脱离出来之后,于1991年同美国建交,美国与立陶宛就开始逐步形成了密切的联系。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立陶宛基本上站在美国的立场上,支持美国的决策,同时也积极地参与了美国所领导的军事行动。立陶宛作为美国的忠
时间:2017-05-31